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中国国航首架C919由沪抵京:记者深度体验 国产大飞机商飞步入新阶段 正文

中国国航首架C919由沪抵京:记者深度体验 国产大飞机商飞步入新阶段

时间:2024-11-24 08:35:3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核心提示

来源:证券日报8月29日,国航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缓缓滑行穿过“水门”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您今天所搭乘的是C919国产大飞机。”这是8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一架从上海浦

来源:证券日报


8月29日,中国者深国航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缓缓滑行穿过“水门”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您今天所搭乘的国航是C919国产大飞机。”这是首架商飞盘锦市某某化品运营部8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一架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飞往北京首都机场的中国国航航班上听到的登机提示音。此架飞机与以往不同的由验国是,这是沪抵中国商飞交付给中国国航的首架C919。

当日11时23分,京记这架身披国旗,度体段注册号为B-919X的飞机C919平稳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缓缓滑行通过象征民航界最高礼遇的步入“水门”。

“整个飞行都非常顺利,新阶天气也非常好。中国者深”此次航班的国航盘锦市某某化品运营部机长——中国国航飞行总队第七飞行大队大队长王岩在完成此次执飞任务后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岩告诉记者,首架商飞此前他曾执飞波音777机型、由验国空客321机型,沪抵于2024年7月份顺利完成C919机型的改装训练,获得新的飞行执照。他表示:“C919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机型,不管是在设计和性能方面,还是在操控的感觉和人机交互等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积极备战首次商业运营

为了执行C919飞行任务,中国国航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24年5月21日,中国国航飞行总队正式组建成立第七大队——C919飞行大队,10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飞行员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赴中国商飞总部进行转机型训练。

谈及此次训练的内容,王岩告诉记者,第一批飞行员在为期两个月的转机型训练期间,提前进行了地面理论训练、模拟机训练、东营本场训练以及航线带飞训练。2024年7月份,王岩等第一批飞行员顺利完成C919机型的改装训练,获得新的飞行执照。

“我们首批人员能够保证(中国国航)首架C919的运营,第二批人员也正在进行地面理论学习和模拟机训练。”王岩表示。

此外,中国国航C919首架机运行储备的84名航空安全员和126名乘务员分别于7月5日、7月18日完成培训。

中国国航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六部主任乘务长常虹在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架C919在国航机队中飞行体验佳、舒适程度高。未来她将继续担任中国国航C919客机的乘务长。

C919抵达北京,国产大飞机正式加入中国国航机队。据中国国航方面介绍,后续中国国航将紧锣密鼓、高效有序完成地面保障工作实机测试、航线验证飞行、本场训练、应急撤离程序演示、新机型运行合格审定等各项工作,确保国航首架C919顺利投入商业运营。

5小时最大航程适用性更强

此次交付仅是一个开始。今年4月26日,中国国航发布公告称,已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向中国商飞购买100架C919飞机。按照计划,前述100架飞机将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交付至中国国航。

浙商证券研究所机械国防研究员陈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次C919入列中国国航机队,为将来C919批量交付打下基础。”

中国国航表示,此次交易将扩大中国国航机队的运载能力,不考虑可能基于市场环境和机龄而对机队做出的飞机退出等调整,以中国国航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可用吨公里计算,本次交易将使中国国航运力增长约7.5%。

与此前东方航空与南方航空订购的C919飞机(基本型)不同,此次中国国航引进的C919为延程型(ER),是目前三大航中唯一选择该子机型的公司。相较于基本型,C919延程型拥有更大的最大起飞重量(78.9吨)和发动机推力(30000磅),航程更远。满载飞行距离为2000海里,较基本型增加700海里,最大航程为5小时,较基本型增加1.7小时,具备更好的市场适用性。

这意味着理论上,中国国航C919可以执飞距离更长的航线。从首家C919客户东方航空情况来看,目前东方航空执行五条C919航线,包括西安咸阳往返北京大兴、上海虹桥往返成都天府、上海虹桥往返北京大兴、上海虹桥往返西安咸阳、上海虹桥往返广州白云航线。

“C919属于干线客机,航程为4075公里至5555公里。”陈晨告诉记者,国际航线方面,目前国产支线客机ARJ21已交付东南亚海外客户翎亚航空,未来一定能够看到C919执飞国际航线。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同一天即8月29日10时15分,南方航空编号为B-919J的首架C919飞机也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本报记者 李乔宇